咨询热线:13602289281

组织能力七大洞察 ​


站在企业的角度,构建组织能力时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则有以下几个。


01


第一个问题:

如果说组织是一座大厦,

这个大厦怎么盖起来?

要了解什么是组织能力,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组织。我比较认同顾家家居总裁李东来先生的观点:组就是把人组在一起,团伙叫组;织就是强调内部的逻辑关系,团队叫织;组织就是由若干人或群体所组成的、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规则的社会实体。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,组织是由人组成来的,但是组织不是由个体的简单相加,而是有共同目标和规则下组成的。

  从逻辑顺序上讲,战略先于组织;但是就重要性来说,组织胜过战略。



 一是因为战略容易模仿,组织难以复制。战略的脆弱性就是你无法阻挡   竞争者模仿复制,组织体系则不然:组织体系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,   这 些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成的,很难被竞争者复制。



 二是因为组织惰性往往大于战略惰性,战略调整相对容易,组织调整极   其艰难。所以,很多企业的战略无法落地,核心原因往往就是没有及时   调整组织,或者没有能力挑战现有组织。



  因此,组织能力打造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。

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,事物总是从有序趋向于无序,所以熵的值一定是增加的。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,也是赫赫有名的“熵增定律”。在物理学中,“熵”指的是一个系统混乱的程度,或者说是无序程度的度量:越无序,熵的值就越大;越有序,熵的值就越小。

管理大师彼得·德鲁克说: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,就是如何对抗熵增。这也是企业得以长久保持生命力的必须,毕竟没有从不消亡的个体和组织,但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延缓这个进程。

在国内,华为就是通过组织“反熵”而获取进步的杰出代表。任正非对此有过一个比喻:一个人每天去跑步锻炼身体,耗散储蓄过多的能量,这些能量能变成肌肉,更坚强的血液循环,身体苗条了,这就是最简单的耗散结构。

无论是华为奋斗精神的提倡,还是员工持股、绩效设计等制度和狼性文化在组织各个角落的存在,都是华为十几万员工得以凝聚并发挥出强大战斗力的基础。



大多数企业是第二种情况:家里已经有一个窝棚了,或者有一个小危楼,怎么一边继续眼前的生活,一边为未来盖一栋大楼?这个过程就像是汽车在高速行驶中,把轮胎、刹车片、动力系统等逐渐换了。


从这个意义上讲,企业建组织时如何描述大厦的样子不是最关键的,掌握“建”的过程中的技巧才是重点。


02


第二个问题:

组织能力究竟是什么能力,

怎样才能一步步获得?


这就要回到对组织能力定义的探讨上来,怎么理解企业组织和战略之间的关系?战略和业务模式本质上研究的是打胜仗的问题,在哪儿发动“战争”,目标是什么,打法是什么,等等;研究的是企业生存发展战略层面的问题。但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也要在不断地打胜仗当中建立,它的成长过程就是组织能力建设的过程。


旧组织无法实现新战略。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变化,企业的战略进行了较大的调整,那么这个企业过去的组织能力就不适用了,需要构建新的组织能力。如果你的公司是多元化的企业,不同的事业部也需要构建不同的组织能力。

不同企业对组织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。那些靠资金产生竞争优势、靠垄    断和政府补贴经营的企业,对组织能力要求并不高。

例如,2019年腾讯公司进行了战略升级,以前腾讯主要的业务集中在面向消费者领域(to C),而未来将重点转向企业服务领域 (to B) ,这是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的一个积极信号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腾讯公司原有的组织能力无法支撑新战略的实现,必须进行变革,而新的战略要求腾讯强化创新、研发的组织能力。


因此,腾讯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新一轮的优化调整,撤销三大事业群;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(CSIG)、平台与内容事业群(PCG)两个事业群;组建腾讯技术委员会;升级广告营销服务线。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(CSIG)意味着腾讯正式把云服务提高到了战略层面,并且正面进军企业服务领域,持续投资未来前沿基础科学,加大对AI、机器人、量子实验室等投入,是此次腾讯公司调整组织架构的重点内容。


总之,组织能力与公司所在行业、所处发展阶段、公司的战略和企业文化相关。因此,每家企业在不同时期对组织能力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。


  而那些依靠人才驱动的企业,则对组织能力有较高的要求,主要是两类    企业,一类是劳动密集型企业,比如餐饮、物流等;第二类是知识密集    型的企业,比如投资基金公司、咨询公司、科技公司等。


  从企业生命周期和规模上来看,处于创业期和小企业对组织能力要求不    高,它主要靠创造人的个人领导能力。而处于成熟期的企业,和大规      模、业务多元化的企业来说,组织能力则比较重要,因为他们面临的内    外部环境都非常复杂。



而且,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笼统的组织能力建设过程,它不是一下子盖起来一栋楼的。有可能一开始时,销售能力强,再往大了做才有了战略管理的能力,再往后有了技术研发的能力,等等。这些能力就像大厦的四梁八柱,建大厦时不是同时建成的,而是这个柱子建几米,那个柱子建几米,然后在横截面搭个梁子,再接着建柱子……


很多企业的组织能力不足体现在机构臃肿,层级过多,人浮于事,人均效能低下。企业的生存,往往是靠获得政策红利,或者踏着法律边缘走路的红利,而没有真正形成独特的核心专长与技能。这种企业或许规模做得很大,但核心技术缺乏,盈利能力差,核心竞争力短缺。这也是组织能力不足很重要的表现。

企业的成长也是这样的,企业的能力是一块一块地、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的。理论的框架固然重要,但在现实中,企业并不是按照组织的那些要素去走的。任何组织能力都不是一个空洞的组织能力,它是在生存竞争中,为了获胜,需要了解当前最优先要建的能力是什么,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块一块地、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的。



03


第三个问题:

为什么一定要把能力建在组织上?


其实也不一定!像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·福特就特别强悍,他自己就能发明汽车,他自己在家里就攒出一辆汽车来,然后把汽车的零部件打散了,设计出汽车制造流水线,雇佣一大批工人,让工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干活,再雇佣一批监工,监督工人不偷懒……这种模式曾一度让福特汽车占到全美国70%的市场份额,不能说不成功。福特就是靠个人超强的能力成功的,其他人都是他的助手。因此不能说个人的能力不重要,一个组织早期就是靠个人,加几个得力的助手,也能干一件大事儿,为什么不可以呢?能力可以是单个人获得的,也可以是组织的。甚至也有一种历史观认为,人类社会是由各个领域的英雄推进的。


那么,企业究竟为什么要建组织能力?我一直认为,组织和管理解决的事情就是让一个组织能稳定发挥,建立在个人能力之上的组织是不稳定的。早期是能干的企业家把企业做起来的,他个人的天赋是企业最早的动力,但是难就难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变化,比如生理上的衰退就是一个无法超越的局限。而组织,能克服个人的局限性,让企业获得资源变得简单。


企业不是依靠组织机制与制度去选人、用人,而是靠人治,依赖几个能人。整个组织因为没有建立理性权威,没有建立组织约束力,所以往往出现几个能人凌驾于组织之上,除了老板能管他以外,整个组织对这些人及其团队没有纪律约束性。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,甚至会出现能人跟老板叫板,因为企业依靠的是能人的个人能力,能人一走,带走市场、带走客户,企业就得崩盘。

衡量一个企业好不好,有没有组织能力,关键看它的人才机制能不能使得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。优秀人才层出不穷,同时,组织有组织纪律,有团队约束力,企业就不怕能人跟组织叫板,跟老板叫板,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凌驾于组织之上。


《华为基本法》里面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,是任总当年要求加上去的。他说,不是所有的人才都是人才,只有管理有效、负责任的、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,才是人才。反过来说,一个人才到了华为,不受组织约束,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,就不算人才,可能还是个害才,害企业之“才”。个人必须遵守组织规则,受组织约束,必须是管得住的,这样的人才才是企业真正的人才。


组织可以把社会的各种资源拿来,形成一定的、可靠的能力,再把优质的资源调到别的地方,再去建别的能力,这样一步一步地,这个组织的大厦就能盖起来了。


大到一国,小到一个公司,都是组织能力越强,其发展就越好。

组织管理的能力决定了这个组织是否能够有效率运转的关键,譬如战争,一支众志成城、力量集中的队伍是注定战胜一盘散沙地乌合之众的。还有我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,就离不开计划组织强有力的执行机制。

资源集中使用,力量高效运作,企业通过组织的层级架构实现最优化的可持续发展。

这种架构,目前不一定是最强大的,但一定是最合适的,可以与时俱进、与世而移,是为体制。

而需要明确的是:第一,企业组织一定是围绕着它的发展要求、战略命题,一块能力、一块能力建设的,没有“一般的组织能力”这种说法。第二,能力建在组织上,一定是为了企业能够长期发展、持续发展、稳定发展。


04


第四个问题:

什么样的能力才是有效的能力?


正好与这个机会相匹配的能力,才是有效的。如果能力与机会不匹配,这个能力就是个“废物”。比如大家正在这儿研讨问题,我跟大家说,我饭量很大,那我这个能力跟共同研讨问题这个机会并不匹配,就不算是一项能力。


还有一种情况是,以前具备的能力与现在的机会变化不相匹配了。能力是动态的,所以也会过时。个人能力如此,组织能力也一样。组织能力即便建起来了,仍然要随着机会的变化而调整,或者说要为所具备的能力寻找到相匹配的机会。

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体现在个人知识的公司化,企业内部的信息知识可以共享,最优实践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和复制。很多企业是知识经验个人化,人一走就带走知识,带走经验,个人知识没有转化成公司的公共知识。知识与经验难以在组织中积累、复制、共享。企业的最优实践不能有效复制,优秀的文化基因很难传承。个人不能借助于组织的共享知识信息平台,去放大自身的人力资源效能。


科学管理的核心,是要实现管理的最优化、简单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、可复制。这既是科学管理的基础,也是组织能力建设的基础。基于最优实践的总结提炼,最优实践的简单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,然后实现最优实践的可复制化。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不是凭空造出来的,而是建立在知识、经验以及最优实践不断累积的基础之上。


所以,组织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,要不断地扬弃。比如原来销售能力很强,但那是在线下,后来机会改变了,很多人都去线上了,原来的销售能力可能就成为包袱了。组织能力不一定永远都是正向的,为什么有些企业的能力反而成为响应机会的包袱?就在于它没有及时调整能力。


05


第五个问题:

建组织能力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?


建组织能力大厦,重在建的过程,用理论来解释这个过程,怎样都会显得“理论化”或“理想化”,但不用理论来解释又说不清楚,所以关于组织能力,还是有很多大师给出理论模型。在这些理论模型里,到目前为止,我仍然觉得最好的是克莱顿·克里斯坦森(ClaytonM.Christensen)的RPV模型,就是资源、流程、价值观这个三角形。这也是建组织能力所需要具备的三个核心要素。



1.资源。建组织能力的第一核心要素是资源。什么叫资源?比如建销售能力,得有业务员,否则销售能力出不来,还要有办事处,要有车,等等,这些东西都是资源,没有这些资源就没有这个能力。比如在抗击疫情当中,IVD行业(InVitroDiagnosticProducts,体外诊断产品,指医疗器械、体外诊断试剂以及药品)中有些企业能够匹配机会,爆发出特别强的能力,有些企业则不行。推出新冠检测试剂,看上去很简单,实际上要出来试剂,不是只在实验室里研究就行的,最重要的是得拿到病人的样本,早期在武汉封城以后,IVD的企业如果拿不到病人样本,就研究不出来试剂,这需要调配很多关系,这种关系就叫资源。动作快的企业,可能因为有这方面的积累,比如本来就跟研究机构共同建有实验室,等等,就能在第一时间拿到样本。总之有资源储备,合适的时机就能变成能力。


资源有很多种,不是说简单地归到人力资源上就行了。钱也是资源,企业早期做业务时,没钱和有钱肯定有不一样的做法。没钱的时候只能慢慢迭代,有钱则可以很快把规模做起来,可以先赔钱再赢利。信息也是资源,掌握不了关键信息就判断不了形势,战略就难以定出来。所以我认为资源是能力的一个核心要素。


2.流程。所谓流程,是说拿到信息的这个人不一定会判断,就需要有人去判断甚至需要一组人来分析、判断,定出策略,然后再有一组人去执行……因此,企业具有战略管理能力以后,把大多数人协同在一起是需要流程的。无论是管理过程,还是制度,还是业务的组合方式,都是流程。在克里斯坦森的概念里面,流程制度就是把人有效地组织起来的手段。


3.价值观。价值观来自你做这件事必须遵循一致的原则。比如销售能力,是销向大客户的能力,还是销向普遍市场的能力;是销向高端客户的能力,还是销向低端客户的能力。这个销售能力就会具象到机会上,背后就需要有一致的价值观。再比如,要销向普通客户,就需要有低成本的能力,低成本这种价值观就会贯穿于所有的环节,假如这个价值原则不能遵循于所有过程当中,能力就建立不起来。


能力的背后是一组价值原则体系,就是大家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,这就是价值观。


组织能力取胜是基于企业的长期价值主义,自然培育出具有抗经济波动、抗逆周期生存的能力,也就是说,遇到大疫情、大的经济波动,企业的免疫力很强,自身所储备的“脂肪”很多,能够耗得起。


在经济下行期和大疫面前,很多随大流、撞机会的企业,没有免疫力、组织能力差,可能都熬不过去、活不下去。只有组织能力强,具有抗逆周期增长的能力,企业才能实现逆势成长。企业的组织能力,体现在它的生存发展不是靠随大流、撞机会,而是靠系统思考,靠内在集聚的能量来度过冬天。

06


第六个问题:

在还没有体系的“手感”时,

能不能先建单项能力?


研究表明:克里斯坦森的RPV模型,在理论抽离层面非常到位,把它作为思考组织能力的理论模型是非常本质的逻辑,但它的缺陷跟“杨三角”等其他理论模型一样,最后会演绎出一个体系来。凡是体系,都需要规模支撑,只有企业做到一定的规模以后,体系才会出来。


企业家对未来发展没有系统思考,没有清晰的事业愿景与目标,高层“同床异梦”,目标追求各异,难以引领和凝聚员工朝着共同目标而努力,组织成员不能力出一孔、利出一孔。


建一个体系,要求这个管理者有管理“手感”,这个“手感”的训练过程非常长。获得管理“手感”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,能力却不能等,哪怕是刚开始创业,也需要至少一项能力,否则活不下来。这种情况该怎么办?


从我们咨询服务企业的角度来看,组织能力模型是相对的,很难弄出一个所有企业通用的有效模型,有的模型可能适合在沙土地上盖大楼,有的模型适合在小窝棚的基础上再往上盖。必须要基于特定客户群,匹配它面临的机会,比如二次创业期的企业。

组织能力短缺的第四个表现,是企业的高端人才,尤其是企业的中高层干部,没有全局意识,不能基于企业整体发展,去实现有效的内部协同,而是各自为政,山头林立;严重内耗,导致内部交易成本过高。这种情况下一个企业看上去很肥胖,但是不强壮,内部的组织能力是一盘散沙,捏不成拳头。企业只是个体户的集中营,缺乏组织凝聚力。


组织能力建设,能够把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要素、能力要素捏成拳头,能够形成合力。解放战争时期,为什么国民党400万武器精良的军队,打不过100多万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军队?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讲协同,有全局意识。国民党军队不协同,是手指全散开来的一个巴掌,看上去张牙舞爪,实际上捏不成拳头,没有整体的战斗力。其内部各自为政,山头林立,谁都指挥不动,尤其是彼此之间不能产生协同价值,文化不能融合,有各自的利益主体,不能做到力出一孔,利出一孔。


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企业都是从沙土地上千辛万苦长出来的,已经具备了一些能力了,我们能做的就是,用这些企业熟知的语言、能够驾驭的概念,统一到组织能力这个概念上,去帮助企业家识别阻碍其发展的关键之处,就围绕这一件事建组织能力,补其中最短的那块板也行,加长最需要加长的那块长板也行。


07


第七个问题:

如果要建战略能力,

从哪几个要素入手?


如果企业最需要建的是战略能力这一件事,从哪几个要素开始?从企业可接受的概念,结合理论的支持,我认为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战略能力建设要素。


1.人,找到明白人。此前在一个企业开展讨论,老板说,现在我们销售最弱。他们的销售分国内销售、国际销售。我跟负责国内销售的队伍聊完,发现他们其实是有想法的,有想法就好办了,接下来就可以谈怎么一步一步把销售能力建起来了。在与负责国际销售业务的人聊的时候,发现问题出在人不行,没有明白人,连面临的战场情况都说不清楚,信息也不完整,更别谈定策略了。


人是一个企业战略能力中最核心的资源,没有人什么事都干不成。那就要人力资源部门去找到合适的干部,组织团队协作,这样就把人力资源引入到组织能力建设框架中来了。


2.文化。把人协作起来的是文化。文化包括一个组织里的价值观、做事风格、判断是非的标准等,但最初的种子是领导团队对未来的冲动、对未来的认知,这叫企业文化。


文化从最早的时候就是团队协同的基础,创业团队如果不能把文化理顺并保持一致,这个团队就没有战斗力。企业初创时,团队成员文化一致的力量其实要大于机制驱动。


电视剧《亮剑》里,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,那时八路军缺乏信息交流系统,但当日本人的援军到了,孔杰、丁伟,甚至楚云飞(均为剧中人物。——编者注)在没有接到命令时,仍然选择拦截日本人和选择迅速去驻地支援,就是因为他们有统一的原则:见了日本军队就要打,不能让其从我方驻地通过。结果李云龙得以在一个点上发动了一场大的战役。这背后的协同系统一定是文化价值观。


当大家有了统一的是非标准,对未来有了统一的期望,在这个基础上就能够预测团队伙伴的行为,从而能调整自己怎么干。


顺带说一句:价值观能一致的人其实是稀缺的,所以一个企业不可能找到很多事业合伙人,极少数能成为靠价值约定的合伙人,大多数还是要靠利益连接、契约连接。


3.机制。因为有共同的文化假设才有机制,机制应该在文化之后。企业的基本机制一定要建立起来,其中有两个机制是最重要的:决策机制与利益分配。


一个是决策机制。有些决策必须是某一个人定,谁了解情况谁定;但有些事不是一个人能定的,因为信息不对称,所以必须把所有的信息都拿上来,再去平衡资源决策,这时的决策必须是集体定。所谓机制,必须跟有资源和信息的人共同去决策、判断,所以决策机制是一个机制里的核心,否则就没有协同。而所谓流程要解决的是:哪些点由谁单独决定,哪些点由大家集体来决定。比如华为的IBD流程,就是理顺里面的决策体系,解决一个事情从前端到后端的流程机制。另一个是利益分配,就是所谓的价值创造、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。


4.方法。方法是事理的最高反映,方法比流程重要。什么叫方法?拿销售这件事情举例,如果想把大家组织起来,就要统一于一种方法。比如做医药生意时,导入了一个深度营销的方法,如果想把销售能力做出来,方法是什么呢?有一个队伍去搞定经销商,经销商是处理商务关系的,他们负责从生产商这里采购,然后再放进医院的药房,做好经销商工作,这叫销售。但这样并不能保证药品的销量,因为有可能把药放进医院的药房了,但医生对这个药品并不了解,这也不行。所以还要从终端上去做工作,让医生和患者接受你这个产品是最有效且安全的。认同你这个药厂的品牌,这叫市场,市场解决的是终端的拉力。还有,药品流向终端的过程中出了问题怎么办?还要有服务体系。把销售能力建起来,要有一套建渠道、建市场、建服务的方法,按照这个方法去分配人员、配置资源,等等,才有了流程。


方法是流程的底层,先有方法才有流程的。大多数公司对方法的认知不够,就先搞一个流程出来,流程一下子就把复杂度提升了,结果就不知道哪里是重点。组织里面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就开始建流程、建制度,相当于公路的信号指挥系统,出口入口都还没有建起来,就开始放车进来,肯定会乱掉。

企业组织能力的不足,体现在总部没有专业能力,没有集中配置资源的能力,没法发挥整体的资源优势,不能为各业务线、各一线团队去赋能,不能提高一线的综合作战能力,导致一线单打独斗,综合作战能力弱。


很多企业总部是一种强管控,约束了下面的活力。总部只是为管而控,而不能利用总部的优势去集中配置资源,去提高总部的系统作战能力。华为为了提高作战能力,学习美军,学什么?美军在八九十年代为适应信息战、立体战的需要,其改革很重要的方面——养兵用兵分离。养兵的核心是要专业化,是要提高每个士兵打仗的专业化能力。用兵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铁三角中,让他们去打胜仗,去呼唤炮火,集成能力,从而大大提高一线的综合作战能力。华为“铁三角”的运行,就能够获得总部和区域总部的专业能力支持和资源支持,能实现资源和能力的集成,所以总部的赋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很强,一线的综合作战能力也很强。


所以组织能力的核心体现为:第一,能力上升,提高组织平台的赋能能力;第二,能力下沉,提高一线的综合作战能力。


5.管理。管理是组织能力的一部分,如果不会管理,组织能力就出不来。



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组织能力?


那么,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组织能力呢?我们该如何确定企业组织能力建设的重点?


战略决定组织,组织跟随战略。一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组织能力,是由其战略来决定的。比如,某企业的战略是围绕老客户做续约,如果它的组织能力是一家产品型公司,那么这个战略就难以实现,因为续约只有在为客户提供优良服务的前提下才能实现,而不断研发新产品是为了满足新用户的新需求。


组织能力模型构建的过程比个人的能力模型要更加复杂,涉及到外部环境、公司发展战略,以及内部的管理现状,因此需要公司的高管团队一起进行集体讨论来达成共识。


我们需要通过洞察外部环境变化与发展趋势,从中寻找高获利、高成长的发展空间,基于此企业要取得成功有哪些关键成功因素,同时企业内外部又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,按这个逻辑从组织能力词典中选取相应的组织能力词条。


因为经营增长拉动管理,管理滞后于经营半步。那么,怎么去解决组织能力和战略发展的缺口呢?要提升组织能力,主要是四个方面:

1、企业文化,是组织能力的灵魂

文化不是虚的,它体现了方方面面,体现了企业塑造的氛围。

强化企业文化建设,要塑造的是大家在一起做一番事业是意义和兴趣所在,是因为这事真的很有意义,员工在这里很快乐,将来一起去攻山头,一起去讲故事。

所以企业文化要落地,就要形成这样的组织氛围,要让大家去讲。

企业文化更多的是组织对员工的承诺,同时也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。其实是一种精神锁定,是一种心灵契约的锁定。

所以企业文化要塑造的氛围事实上是一种承诺,员工在这种组织氛围下,无形之中会做出一种承诺,也不是说是组织强硬地要求怎么样,而是一种氛围,组织中的一群人都是这样的,如果自己将来不是这样,自己会受煎熬。

同时,企业文化重要的且终是一种选择机制。

企业文化不是解决所有的问题,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,而是尽量减少未来动荡的风险。

2、人才梯队

人才梯队是根据企业的增长来匹配的,只能提前一点点,不能提前很多,提前很多会造成浪费。

但一定要有梯队,因为没有梯队,后面的机制是会失灵的。

没有梯队,机制会失灵;没有评价,机制会死机;没有选择,组织会板结。这三点非常重要。

比如要换一个人,没有梯队就换不了,结果一不换,这个员工是有感觉的,后就形成负循环。

这个员工会认为:组织想换我,我要留一手,开始考虑个人利益。作为组织来说,因为这个业务还得做,企业还要活下去,没有更好的人,还得用他。这样,员工和组织之间开始博弈,相互提防,进入一种负循环。

这个事情是一定要解决的,而且没有太好的办法,只有粗鲁的办法——招人,就是人才优化。

增量有增量的办法,存量有存量的办法,就只有这么两种。

3、组织体系

组织体系不是组织结构,其实是组织能力平台,比如像华为的人力资源体系、IPD、IS体系等。

为什么不叫组织结构而叫管理体系平台呢?因为战略运营体系、干部管理体系、审计体系、IPD研发体系、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、ISC供应链体系,等等,这些体系形成了一个组织的营盘,形成了一个依靠人但是不会过于依赖人的组织营盘。

4、机制体系

通过价值创造、价值评价、价值分配,形成一种激发大家去持续奋斗的机制体系。

机制体系核心的是导向,评价不要去追求数量,而是要追求导向明确。很多企业在做评价的时候,这个人96分,那个人95分,96分一定比95分好吗?关键看导向。

华为在选拔干部的时候,从团队选拔,从选拔,从艰难困苦的地方选拔,选拔出那些培养出人才的人,选拔那些自我批判的人。

现在很多企业做评价的时候,有的时候是被专业绑架,追求经济,后结果是错的,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。

所以,一定要导向为中心,要根据企业的导向去评价,要根据企业的导向去选拔,要根据企业的导向去分配。

如果按照分数去选拔,有很多是错的。而按照导向选拔出来的人一定是对的。

企业在草创阶段的时候,这方面恰恰做得很好。相反,有的企业建完系统和机制之后,为了专业却反被专业绑架,反而把过去的成功经验给弄丢了。

之前有北京的一家企业,收购了内蒙古的一个药厂。企业主安排一项工作,因为路远,对方就说这个事情不能干,为什么不能干?因为他不了解实际情况。听起来很有道理,他说不过人家,但他感觉这又是个问题,怎么办?

后来他找我问这个事情怎么弄。我说这个事情很简单,就做两件事情。

件事是我帮你把股权激励方案的思路拉出来,拿出一定的股权,把每年的评价作为计分系统,然后股改的时候,按照这个计分系统去进行股改。

第二件事,做个简单的绩效评价。

绩效评价只有简单的三类指标:类指标是企业的整体业绩要增长;第二类指标是关键任务要完成;核心的是第三类指标,即行为指标,放了40分,因为刚开始说不清楚的,不知道哪些是关键任务哪些不是关键任务,所以就定了4个行为指标——

交代的事情马上去干;能够发现问题,能够提出解决方案;能够带领大家去把事情解决掉;做出有挑战性的成绩。


这四点其实都是导向性行为。

导向是什么?,一定指向公司要增长,要成长;第二,真的去挑战问题,真的去把问题解决,年底去晒,透明化,透明的压力是很大的。

评价也要导向,和战略目标有关系,是战略导向。

比如,企业要成为行业,那么,增长一定要比行业内的其他任何企业都要快,如果说内部评价分数都很高,结果外部竞争地位在下滑,即便是120分,都应该打C。这也反映了导向。



创建时间:2022-04-28 18:35